近日,北京市通州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盗窃案,被告人此前为某小区物业租赁部工作人员,离职后利用自己掌握的租户房门密码多次入室盗窃。经通州法院审理,被告人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千…[阅读全文]
近些年,常有海外代购的货主与走私团伙犯罪牵扯不清。这些犯罪团伙利用便利的通关条件,雇佣“水客”频繁来往于口岸之间,通过蚂蚁搬家的方式,把货主代购的货物或者禁止、限制进出境的物品“化整为零”,以穿戴、携…[阅读全文]
未取得烟草专卖零售许可证的李某出售电子烟,非法经营数额逾59万余元。近日,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依法判决李某犯非法经营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罚金人民币四万元,在案电子烟依法没收。2022年10月至2023年2…[阅读全文]
一款看似普通的钥匙扣挂件,却有着监听、定位、录音等“隐藏功能”,李某通过量产批发这种特殊的“挂件”非法获利20余万元。 10月18日,记者从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金山区检察院)获悉,2024年9月,…[阅读全文]
10月28日,上海市杨浦区人民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2020年以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隐私案件办理情况,并发布相关案例。 2020年以来,杨浦检察院共受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审查逮捕案件19件20人,起诉案件34件44人…[阅读全文]
显眼的“苹果”Logo、相同的产品说明……4人生产销售假冒“苹果”电池,非法经营额超200万元。 10月29日,记者从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上海金山法院”)获悉,近日,该院依法审结了这起假冒“苹果”电…[阅读全文]
【案情】 2018年,被告人李某军到匿名科技(重庆)集团有限公司工作,在技术部主要负责区块链业务对接和交易平台开发,从公司一个叫“唐轩”的安全员处获取了黑客入侵工具“菜刀”的使用总结笔记,该笔记提及了植…[阅读全文]
● 一些主播为了制造话题、增加流量,给自己贴上了各种虚假标签。这些虚假标签五花八门,有的标榜学历,如“北大高才生”;有的强调身份,如“农村接地气大姐”;还有的突出经历,如“原生家庭伤痛”等 ● 记者加…[阅读全文]
中新网昆明10月25日电 (记者 缪超)云南省生态环境厅25日在昆明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媒体通报,今年以来云南全省共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091起,罚款1.49亿元。其中查封扣押9起,责令企业限产停产2起,适用行政拘留移送公安机…[阅读全文]
新华社长沙10月17日电 17日,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人民法院、宁乡市人民法院对“4·29”特别重大居民自建房倒塌事故涉刑事案件一审公开宣判。对被告人吴治勇以重大责任事故罪、寻衅滋事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对被…[阅读全文]
为办贷款多次将名下公司对公账户提供给陌生网友,男子沦为电诈帮凶。近日,福建省福鼎市人民法院审结该起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案,判处被告人郭某有期徒刑八个月,并处罚金3000元。 2024年2月,被告人郭某因征信…[阅读全文]
10月25日,贵州省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贵州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回重审的被告人余华英犯拐卖儿童罪一案一审公开宣判:被告人余华英犯拐卖儿童罪,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该案发回重审后…[阅读全文]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自动投案”是构成自首的表现之一。同时,由于职务犯罪案件的特殊性、复杂性,在职务犯罪案件调查过程中存在不同于“自动投案”的“主动投案”概念。《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十七条规定,主…[阅读全文]
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利用通讯工具、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实施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呈不断增长趋势。在此情形下,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上下游关联犯罪也日益猖獗。为非…[阅读全文]
有人认为寻衅滋事罪自1979年刑法中的流氓罪分解而出,和非法经营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组成了三大“口袋罪”。近年来,有学者认为,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罪、破坏生产经营罪、…[阅读全文]
裁判要旨 利用互联网、移动终端设备以消耗房卡的方式为参赌人员提供“房间”,组织人员开展赌博活动,在赌博结束后进行结算,并以“房间费”的名义进行抽头渔利,应当以开设赌场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案情】 …[阅读全文]
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正当防卫制度对于鼓励见义勇为,弘扬社会正气,捍卫“法不能向不法让步”的法治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司法实践中,有的案件对正当防卫制度的适用存在把握过严甚至严重失当的问题。为依法…[阅读全文]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正在深刻改变社会生产结构、公众生活方式。同时,网络犯罪也随之不断发展变化,不仅犯罪主体日趋多元、犯罪方式更加复杂,还形成了产业化、专门化的犯罪产业链,由此引发多重司法认定…[阅读全文]
自2020年国务院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决定在全国范围开展“断卡”行动以来,帮信罪跃升为我国案件量最高的三大罪名之一,此表明我国打击“断卡”行动成效显著。 一、帮信罪在司法适用中亦…[阅读全文]
犯罪多年后行为人才到案的,和犯罪后至宣判前该罪的法定刑修改的,往往发生追诉时效争议。这类争议在拐卖妇女、儿童罪中相当常见。对此,应当在现行法律框架内运用类型化、标准化、模块化思维加以解决。 一、拐卖…[阅读全文]